我们在进行设计时,从水生态、水文化、水安全、水体验、水利用、水景观出发,进行反思与再发现,重建居民生活与江岸之间的关系,提出还原滨水空间最初风貌,还原河道曾经水草丛生、白鹭低飞的景象,打造万州唯一的江滩记忆空间。设计让城市滨水空间回归自然,让城市寻回江城流逝的记忆,让市民重回真正的水边生活。如今,市民们可以在水边进行垂钓、放风筝、骑车、跑步、看比赛、河滩撒野、滨水坝坝茶等生态体验。
江与城的绿色纽带
设计秉承生态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理念,从绿色生态、人文活动、人与水的联系、城市名片四个角度,通过重塑滨水生活空间、创造多样滨水景观、强化滨江区域的可达性及与城市的联系性,活化地标价值等方法,提升项目气质,打造江与城衔接的绿色纽带。
用“弹性的景观设计”策略打造弹性的湿地花园
我们依据不同的水位线变化来规划不同的绿色活动空间,设计了“公共游乐区、生态护坡区、自然滩涂区”三层主题景观体验区。公园景象随着时间的变化、水环境的变化呈现出多样的效果。丰水期水位上涨形成自然的亲水岸线和浅滩湿地,枯水期水位下降形成自然滩涂景观,在水岸边建造低洼式生态湿地,有效治理了城市雨水径流,起到“绿色海绵”的作用,并创造了生物多样栖息地。
最小化干预场地关系
公园建设减少工程土石方,植物应用低成本维护的乡土植被,材料低碳环保,大面积选用生态透水混凝土,就地取材,河滩鹅卵石修筑。水岸护坡选用本地砂岩条石砌筑嵌草,既生态又解决洪水冲刷问题。全园实行坐凳式种植池,既美化了绿化边界景观,同时也为市民提供了休憩空间。
低维护的植物景观
公园绿化设计有别于传统公园绿化,没有运用名贵植物精细配置,而是从低维护、高特色的角度出发来考虑。在乡土植物资源的应用上,大量采用枫杨、黄葛树、香樟、紫荆等乡土植物来打造具有生活气息的质朴的景观,使市民游于其中没有隔阂,能真正的得以亲近自然。同时大量应用细叶芒、狼尾草、芦竹、菖蒲等观赏草及湿生植物来模拟天然湿地植物群落,打造一种生活化的低维护绿色景观,体现“野草之美”。
本项目设计大胆创新,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及景观效果。现在项目已经成为当地市民游玩休闲的热地。该项目设计功能合理、用材朴实、空间舒适宜人,环境自然生态,不仅提升了城市环境品质,也是滨江消落区的成功示范点。